年畫里面有故事、有鄉愁,更有時代新風尚。在武強,壯麗秀美的文旅地標、下鄉駐村的幫扶干部、身姿矯健的運動員、奔赴太空的航天員等,都成了年畫里的“新主角”。在這里,有全國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年畫專題博物館。
據河北新聞聯播報道,現在全省各地正在掀起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的熱潮,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
武強是全國聞名的“年畫之鄉”,在武強縣年畫博物館里,從明清到現代,各個時期的年畫作品,涵蓋了幾百年歷史。這些年畫不僅是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圖畫,更是記錄百姓生活、反映社會風貌的歷史文獻。
這些年,武強縣不斷推動年畫制作技藝的傳承與傳播。在武強縣府興小學,專門設置了年畫制作課程,學生們一邊體驗年畫制作,一邊感受時代新風。
武強縣府興小學學生丁子軒說:“我學到了什么是刻板、印刷,通過刻板的過程,我對咱們武強年畫的歷史更感興趣,更想深入地了解它了。”
從畫樣起稿,到選材刻板,再到套色印刷和晾曬裝裱,需要經過至少四道工序,一幅栩栩如生的年畫作品才能完整呈現在大家眼前。
依托年畫資源,武強縣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相繼開發了年畫書簽、餐具等20多個系列共100多種新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達1.5億元,成了穩穩地富民產業。
河北是文化大省,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蘊藏著巨大潛力。前不久,河北有三個縣成為全國首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武強就是其中之一。金秋時節,推薦您走進武強,感受一把年畫里的新風尚。